盐源苹果,欢迎助农支农,收获阳光自然果的您!

卍巴蜀佛教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受政策等因素影响,本论坛于2013年停止更新,关闭了发贴更新功能。
因留存有原创的图片纪实,见证了一段历史,故保留至今。
如有院校、相关研究机构、寺院等有合作意愿,在取得政府许可后,再恢复更新。
开启左侧
查看: 1863|回复: 3
 无量香光 发表于: 2015-11-10 19:32:40|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卍续藏第60册No.1129归戒要集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摘自《卍续藏第 60 册 No. 1129 归戒要集》

卍续藏第 60 册 No. 1129 归戒要集


  No. 1129-A 归戒序

  夫三宝者。性相常住。体周法界。接物应机。如日曜于千江。为世舟航。非三畏之可比。故其始心入道。首则归依三宝。受不杀盗淫妄酒戒。似儒教仁义礼智信之五常。然五常庆在一生。五戒功归多劫。故云五戒不持。人天路绝。如来三十二相。皆从持戒而得。苟不持戒。尚不得疥癞野干之身。况得功德之体。若能持戒。现获名称。终超有顶。是故现见奉戒去杀。不狥仁而仁自着。持戒离盗。不崇义而义自敷。守戒除淫。不修礼而礼自立。遵戒息妄。不期信而信自成。受戒断酒。不履智而智自明。夫斯之实。可谓振网持纲。万目开张。破无明壳。出长夜梦。复何功可以加之。何德可以配之。若不是修。昧于所欲。徒役虑于名形。劳心乎百氏。倦形神于宵夜。虚耳目于良晨。何乖道之远逝。而弗及者乎。得其本。则无欲而不办。去其实。则何从以措心。是以梵志舍异学。而归投三尊。菩萨奉禁戒。而位同大觉。如斯之教。孰得而思议哉。

  时
康熙癸卯仲夏鼎湖山比丘弘赞识

  No. 1129

  归戒要集卷上

  粤东鼎湖山沙门释 弘赞在犙辑

  受三归法

  按四分律。如来于菩提树下。成等正觉已。结加趺坐。七日不动。受解脱乐。过七日已。从定而起。未有所食。时有贾客兄弟二人。一名瓜。二名忧波离(余经云。一名提谓。二名波利)。将五百乘车载财宝。去树不远而过。树神劝令以蜜麨奉献如来。二人闻已欢喜。即持蜜麨奉献如来。佛慈愍故受已。即劝喻而开化之。告曰。汝等贾人。今可归依佛。归依法。即受教言。大德。我今归依佛。归依法。是为优婆塞中最初受二归依。时二人白佛言。我今还本生处。当云何作福。礼敬供养。世尊即与发爪。令持归作福。礼敬供养(时未有僧。故受二归。余经云。佛教言。汝当归依僧。未来有僧故。二人是雪山西。缚喝国之城人。承如来命。请发归国。各于二城。建一塔供养。此是释迦如来最初之塔也。普曜经云。佛授二人记。当来作佛。号曰蜜成如来)。时世尊食麨蜜已。结加趺坐。七日不动。游解脱三昧而自娱乐。过七日。从三昧起。呵梨勒树神。笃信于佛。取呵梨勒果来奉世尊。佛愍彼故。即便受之。告言。汝今归依佛。归依法。答言。如是。即归依佛。归依法。诸神受归依者。呵梨勒树神最初也。时佛食果已。复入三昧七日。从三昧起。持钵入郁毗罗村乞食。时苏阇罗大将女。发欢喜心。出食施与。佛愍彼故受之。告言。汝今归依佛。归依法。答言。如是。我今归依佛。归依法。诸优婆夷受二归者。大将女为最初也。时佛诣文驎龙水边。龙王化作少年。合掌互跪。礼如来足。以偈赞佛。佛告龙王。汝今归依佛法。答言。如是。我今归依佛法。畜生受二归者。文驎龙王为首。尔时世尊。受梵天王请转琺輪已。往波罗柰国鹿野园中。为憍陈如等五比丘。三转四谛琺輪。心得解脱。成阿罗汉。是为僧宝。人天无上福田(后度耶舍伽子。舍利弗。目犍连。三迦叶徒众。共千二百五十人。最后涅槃。度须跋陀罗。于其中间所度者。不可胜数。故经云。佛告阿难。如来东方弟子。无数亿千。南西北方弟子。无数亿千)。时耶舍伽父。往见世尊。佛为说法。即得须陀洹果。白佛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唯愿世尊。听为优婆塞。自今以去。尽形寿不杀生。乃至不饮酒。是为最初三自归。耶舍伽父为首。时耶舍伽母及妻。办种种饮食。奉上世尊。佛为说法。得须陀洹果。白佛言。自今已去。归依佛法僧。听为优婆夷。自今已去。尽形寿不杀生。乃至不饮酒。是谓最初受三自归优婆夷。耶舍伽母及妻为首。大灌顶经云。佛在舍卫国。与比丘菩萨。天龙八部说法。时有鹿头梵志来到佛所。稽首作礼。白佛言。久闻如来名声远振。今欲舍置异学。受三自归。并五戒法。佛言。善哉。梵志。汝能舍置余道。归依我者。当自悔过生死之罪。其功无量。不可称计。梵志言。诺。受教。即净身口意。复作是念。唯愿世尊施法戒。终身奉行。不敢毁缺。佛言。三世诸佛。说是戒法。汝应谛听谛受。心持念之。佛言。尽形寿归命诸佛。无上尊。尽形寿归命法。离欲尊。尽形寿归命僧。众中尊。佛言。梵志。以三自归竟。是为真正弟子。不为邪恶所干娆也。故萨婆多论云。以三宝为所归。欲令救护。不得侵陵故也。华严疏云。三宝吉祥。最胜良缘。有归依者。能办大事。生诸善根。离生死苦。得涅槃乐。今欲受者。须先教礼三宝。及本师释迦世尊。次礼戒师。然后受之。如智度论。正欲受时。具修威仪。至出家人前。戒师为说善恶两法。令识邪正。生其欣厌。开拓心神。然后为授云。

  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教令三说。得属法已。次授三结)。

  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三说)。

『 卍巴蜀佛教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卍巴蜀佛教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无量香光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无量香光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无量香光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卍巴蜀佛教 』的立场无关,无量香光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无量香光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卍巴蜀佛教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无量香光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 『 卍巴蜀佛教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楼主|无量香光 发表于: 2015-11-10 19:34:5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900 像素,请勿小于 600 像素
续-《卍续藏第 60 册 No. 1129 归戒要集》

摘自《卍续藏第 60 册 No. 1129 归戒要集》
  当知初三归依竟。即发善法。次三结已。唯有身口。无我属已。故大方便经云。三归以何为性。有论言。是教无教性。受三归时。胡跪合掌。口说三归。是名身口也。若纯重心。有身口无教。是谓教无教。故萨婆多论云。若淳重心受。具教无教。若轻慢心受。但有其教。无其无教(教无教。即作无作戒体也)。此教无教。虽云三归。然总该诸戒之体。若受三归。但名归法。而无戒法。是以论云。有所加。得归及戒。若无加者。有归无戒。故毗尼母论。明三归有五种。一翻邪三归。二五戒三归。三八戒三归。四十戒三归。五大戒三归。言大戒三归者。谓佛初度人。未制羯磨。有受三归而得大戒者。有唤善来而成比丘者。制后不得也。言翻邪三归者。谓众生从无始劫来。惑业所障。不识三宝。不知出离。或依天神外道。或依世教。为所归依。今始易心归投正教。翻破邪归。以为入道修因证果之根本。故佛令彼先受三归。后始忏悔。是名翻邪三归也。然既归依三宝。必须断恶修善。方名佛子。岂容仍旧杀盗淫妄。而滥称为优婆塞乎。论云。并须师教。不得自受。若师言归依佛。弟子答言尔。或言不出口。或逐师语不具。或不称己名字。或两国言音不相领解。或从一二三人。各受一归。并不成归。大方便经云。优波离白佛言。世尊。若受归戒时。先称法。后称佛者。成三归不。答曰。无晓知。说不次第者。自不得罪。得成三归。若有所解。故倒说者。得罪。亦不成归。问曰。若称佛及法。不称僧者。或称法僧。不称佛者。或称佛僧。不称法者。成三归不。答曰。并不成三归。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佛依法住。问曰。佛若以法为师者。于三宝中。何不以法为初。答曰。法虽是佛师。而法非佛不弘。所谓道由人弘。是故以佛在初。优婆塞戒经云。长者善生。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三归。佛言。善男子。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如汝所问。云何三归者。谓佛法僧。佛者能说断烦恼因。得正解脱。法者。即是烦恼因。真实解脱。僧者。禀受破烦恼因。得正解脱。或有说言。若如是者。则是一归。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无分别者。如来出世。则有分别。是故应当别归依佛。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无有持者。如来出已。则有持者。是故应当别归依法。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无有受者。如来出已。则有受者。佛弟子众。能禀受故。是故应当别归依僧。正道解脱。是名为法。无师独觉。是名为佛。能如法受。是名为僧。若无三归。云何说有四不坏信。善男子。如佛缘觉声闻各异。是故三宝不得不异。何因缘故。说佛即法。能解是法。故名为佛。受分别说。故名为僧。观有为法。多诸罪过。独处修行。得甘露味。故名为佛。一切无漏无为法界。故名为法。受持禁戒。读诵解说十二部经。故名为僧。若有说言。如来灭已。归依佛者。是何归依。善男子。如是归依。名为归依过去诸佛。无学之法。如我先教提谓长者。汝当归依未来世僧。归依过去佛。亦复如是。福田果报。有多少故。差别为三。若佛在世。及涅槃后。供养果报。无有差别。受归依者。亦复如是。若男若女。能三说三归依者。名优婆塞优婆夷。智者深观。如来智慧。解脱最胜。能说解脱。及解脱因。能说无上寂静之处。能竭生死苦恼大海。威仪详序。三业寂静。是故应当先归依佛。智者深观。生死之法。是大苦聚。无上正道。能永断之。生死之法。渴爱饥馑。无上甘露。味能充足。生死之法。怖畏险难。无上正法。能除断之。生死错谬。邪僻不正。无常见常。无我见我。无乐见乐。不净见净。无上正法。悉能除断。以是因缘。故应归依法。智者应观。外道徒众。无惭无愧。非如法住。虽为道行。不知正路。虽求解脱。不得正要。虽得世俗微善之法。悭吝护惜。不能转说。非善行性。作善行想。佛僧寂静。心多怜愍。少欲知足。如法而住。修于正道。得正解脱。得已。复能转为人说。是故应当次归依僧。若能礼拜如是三宝。来迎去送。尊重赞叹。如法如住。信之不疑。是则名为供养三宝。受三归已。造作痴业。受外道法。自在天语。以是因缘。失于三归。若人质直。心无悭贪。常修惭愧。少欲知足。是人不久得寂静身(法身也)。若有造作种种杂业。为受乐故。修于善事。如市易法。其心不能怜愍众生。如是之人。不得三归。须达长者。教告家内。在胎之子。悉受归依。是胎中子。实不成归。何以故。是法要当口自宣说。虽不成归。亦能护之。善生白言。世尊。何等之人。得三归依。何等之人。不得三归。佛言。善男子。若人信因。信果。信谛。信有得道。如是之人。则得三归。若人至心信不可败。亲近三宝。受善友教。如是之人。则得三归。优婆塞戒。亦复如是。若能观是优婆塞戒。多有无量功德果报。能坏无量弊恶之法。众生无边。受苦亦尔。难得人身。虽得人身。难具诸根。虽具诸根。难得信心。虽得信心。难遇善友。虽遇善友。难得自在。虽得自在。诸法无常。我今若造恶业。因是恶业。获得二世身心恶报。以是因缘。身口意。即是我怨。设三恶业。不得恶报。现在之恶。亦不应作。是三恶业。现在能生弊恶色等。死时生悔。以是因缘。我受三归。及八斋法。远离一切恶不善业。智者当观。戒有二种。一者世戒。二者第一义戒。若不依于三宝受戒。是名世戒。是戒不坚。如彩色无胶。是故我先归依三宝。然后受戒。若终身受。若一日一夜。所谓优婆塞戒。八戒斋法。夫世戒者。不能破坏先诸恶业。受三归戒。则能破之。何以故。戒力势故。大方便经问云。为归依释迦文佛。为归依三世佛耶。答曰。归依三世佛。以佛法身同故。归依一佛。即是三世诸佛。以佛无异故。问曰。为归色身。为归依法身耶。答曰。归依法身。不归色身。不以色身为佛故。问曰。若色身非佛。何以出佛身血。而得逆罪。答曰。色身是法身器故。法身所依故。若害色身。则得逆罪。不以色身是佛故得逆罪。故萨婆多论云。归依佛者。归于法身。谓一切智。无学功德。五分所成。归依法者。归于自他尽处。谓断欲无欲。灭谛涅槃(谓自他惑灭。所无之处。故云尽处)。归依僧者。归依第一义谛僧。谓良祜福田。声闻学无学功德也。报恩经问曰。若归依第一义谛僧者。佛与提谓波利受三归。不应言未来有僧。汝应归依。第一义谛僧。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无量香光 发表于: 2015-11-10 19:35:53|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60册No.1129归戒要集

续-《卍续藏第 60 册 No. 1129 归戒要集》

摘自《卍续藏第 60 册 No. 1129 归戒要集》
常在世间。答曰。以俗谛僧。是第一义谛僧所依。故言未来有僧。汝应归依。又欲尊重俗谛。故作如是说。佛自说一切诸众中。佛众第一。若有众僧集在。是中四向四得无上福田。于一切九十六种众中。最尊最上。无能及者。故言未来有僧。汝应归依。不伤正义。台教明二种三宝。一住持。二一体。言住持三宝者。佛在世时。树下成道。为佛宝。说四谛法。为法宝。度五比丘。为僧宝。佛灭度后。范金合土。绘画丹青。为佛宝。纸书贝叶。三藏圣教。为法宝。剃发染衣。绍隆佛化。为僧宝。此三住持不绝。故曰住持三宝。然一切像。即是真身。经典所在。是佛舍利。今时凡僧。亦能荷负正法。为世福田。皆应礼敬。言一体三宝者。即是一心。自性不归。无所归处。若以实相慧。觉了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双忘双照。三智圆觉。名为佛宝。所觉法性之理。三谛具足。名为法宝。如此觉慧。与理事和合。名为僧宝。欲行礼敬者。不于一体之外。而有住持。亦不离住持之相。而言一体。若昧一体之理。而行礼敬。但得事善。不名真礼。若离住持之相。而谈一体。堕断灭空。不名达理。以理居事外。未知全事即理。又岂悟能所性空。感应道交者乎。由此三宝常住于世。不为世法之所陵慢。故称宝也。如世珍宝。为众生所重。今此三宝。为诸群生。三乘七众之所归仰。故名三归也。宝性论云。三宝有六义。故须敬也。一者希有义。如世宝物。贫穷之人所不能得。三宝如是。薄福众生。百千万世不能值遇。所名为宝。二者离垢义。如世真宝。体无瑕秽。三宝如是。绝离诸漏。故名为宝。三者势力义。如世珍宝。除贫除毒。有大势力。三宝如是。具不思议六神通力。故说为宝。四者庄严义。如世珍宝。能严身首。令身姝好。三宝如是。能严行人。清净身故。故说为宝。五者最胜义。如世珍宝。诸物中胜。三宝如是。一切世中。最为殊胜。故名为宝。六者不改义。如世真金。烧打磨炼。不能变改。三宝如是。不为世间八法所改。故名为宝。故经云。三归功力最大。不得不受。昔者天帝释。五德离身。自知命尽。当下生世间。在陶作家受驴胎。甚大愁忧自念三界之中。济人苦厄。唯有佛耳。于是驰往佛所。稽首作礼。伏地至心。三自归命佛法僧。未起之间。其命忽出。便至陶家。驴母腹中作子。时驴自解。走瓦坏间。破坏坏器。其主打之。寻时伤胎。其神即还入故身中。五德福还。复为天帝。佛从定觉。赞言善哉。天帝。能于殒命之际。归命三宝。罪对已毕。不更勤苦。佛为说法。天帝欢喜奉受。得须陀洹道。折伏罗汉经云。昔忉利天子。寿命垂尽。五衰相现。自观终后。下生维耶离国。疥癞母猪腹中作子。愁忧不乐。有天语云。唯佛能脱卿罪。即到佛所。作礼。未问。佛告天子。一切万物皆归无常。汝素所知。何为忧愁。天白佛言。虽知天福不能得久。恨离此座。常为猪胎。以是为毒。人趣受身不为恐也。佛言。欲脱猪身。当诵三归。即从佛教。晨夜自归。七日寿尽。下生维耶离国。作长者子。在母胞胎。日三自归。始生堕地。亦跪自归。举家深怪。谓之荧惑。意欲杀之。唯父识之。曰。此儿非凡。人生百岁。尚不晓归三宝。况初堕地。能自称佛。好养视之。儿年七岁。路逢舍利弗。目犍连。儿便作礼。众咸惊怪。儿言。道人不识我耶。我在天上。应生恶道。佛授自归。故得为人。愿以我言。请佛及僧。儿归以白父母。愿办供养。父母异其年幼。能发大心。喜而营之。佛及众僧。神足来应。因为说法。儿及父母。内外亲属。皆得阿惟越致。乃三自归之福也。贤愚经云。阿难白佛言。世尊。不审此重姓比丘。本作何行。种何善根。而今出世。堕水鱼吞不死。佛告阿难。过去久远。有佛出世。号毗婆尸。为众说法。时有长者子。来至会中。闻佛说布施持戒之福。欢喜信心。即从佛受三自归。及不杀戒。复以一钱布施彼佛。由是之故。世世受福。财宝自恣。无有乏短。尔时长者子者。今重姓比丘是。由其布施一钱。九十一劫。恒富钱财。至于今世。二家父母。供给所须。受不杀戒故。堕水鱼吞不死。受三自归故。今值于我。得罗汉道。正法经云。昔有人受人所鬻。断命祭天。既被持缚。无所能避。唯念诸佛。一称是言。南无佛陀耶。言已命终。生三十三天。六十劫中。受胜妙乐。药王军菩萨。白佛言。此人何缘生彼。佛言。临终纯善相应。发净信心。归依如来。一称南无佛故。是人即为深种善根。又复于八十劫中。得宿命智。在在生处。离诸烦恼。息一切苦。大悲经云。一称南无佛者。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尽也。正法念经云。若有众生修善。以清净心。归佛法僧。一弹指顷。不生余心。命终生白摩尼天。五欲恣情。心意悦乐。三归功德。乃至报尽。于未来世。得至涅槃。优婆塞戒经云。若在家。若出家。若三归。若八斋。若五戒。若具足。若不具足。若一日。一夜。若一时。一念。若尽形寿。至心受持。当知是人得大福德。贤愚经云。持戒之人。宁舍身命。终不毁犯。何以故。戒为道之初基。尽漏之妙趣。涅槃安乐之平涂。若持净戒。计其功德。无量无边。譬如大海。多有阿修罗。鼋龟水性。摩竭鱼等。大众生居。戒海亦尔。多有三乘大众生居。譬如大海多诸金银七宝。戒海亦尔。多出善法。有四非常。三十七品。诸禅三昧。如是等宝。犹如大海。金刚为底。金刚山围。四江大河。流注其中。不增不减。戒海亦尔。毗尼为底。阿毗昙山以围绕。四阿含河。流注其中。湛然常尔。不增不减。其海何故注入。不增不减。以下阿鼻地狱火。上冲大海。海水消涸。以故不增。常流入故。以故不减。佛法戒海。不放逸故不增。具功德故不减。是故当知能持戒者。其德甚多。如希有校量功德经云。尔时长老阿难。白佛言。若善男子女人。能如是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得几所功德。我实未解。愿佛演说。令诸众生。得正知见。佛告阿难。吾当为汝解说。假使南赡部洲。满中须陀洹人(此云入流。是初果圣人)。其有善男子女人。满一百年。持于世间一切所有娱乐之具。尽给施与。复以四事(衣。食。卧具。衣药)。具足供养。恭敬礼拜。乃至灭度之后。收其舍利。起七宝塔。以香华妓乐幢幡。种种供养。于汝意云何。得福多不。阿难白佛。甚多。世尊。佛言。不如有人以淳净心。作如是言。我今归依佛法僧。所得功德。于彼福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万分。乃至算数譬喻。
 楼主|无量香光 发表于: 2015-11-10 19:36:56|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60册No.1129归戒要集

续-《卍续藏第 60 册 No. 1129 归戒要集》

摘自《卍续藏第 60 册 No. 1129 归戒要集》
所不能及。佛告阿难。假使西牛货洲。满中斯陀含人(此云一来。是二果圣人)。有人满二百年。如前一一供养。亦所不及三归功德。假使东胜身洲。满中阿那含人。(此云不来。三果圣人)有人满三百年。如前一一供养。亦所不及三归功德。假使北俱卢洲。满中阿罗汉。有人满四百年。如前一一供养。亦所不及三归功德。假使四天下。满中辟支佛。有人满十千年。如前一一供养。亦所不及三归功德。假使满三千大千世界中。诸佛如来。若有人二万岁中。如前一一供养。虽得无量无边。不可算数福德。犹不如有人。以淳净心。作如是言。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所得功德。胜前百倍。千倍万倍。不可算数。言辞譬类。所能知及。复告阿难。若有人能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乃至一弹指顷。能受十善。受已修行。以是因缘。得无量无边功德。若复有人。能一日一夜。受八戒斋已。如说修行。所得功德。胜前福德。千倍万倍。百千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若能受持五戒。尽其形寿。如说修行。所得功德。胜前福德。百倍千倍。万倍亿倍。非算数譬喻。所能知及。若复有人。受沙弥戒。沙弥尼戒。复胜于前。若复有人。受式叉摩那戒。复胜于前。若复有人。受比丘尼大戒。依戒修行。复胜于前。若复有人。尽形寿持大比丘戒。依戒如说修行。不缺不犯。无有秽浊。清净梵行。得无量无边功德。胜前百倍千倍万倍。百千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阿难闻说此三归依处。乃至尽寿护大比丘戒。功德无量。叹未曾有。佛告阿难。此经名为希有希有经。汝当奉行。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12-22 15:18, Processed in 0.1092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