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脐橙,欢迎助农支农,收获阳光自然果的您!

卍巴蜀佛教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受政策等因素影响,本论坛于2013年停止更新,关闭了发贴更新功能。
因留存有原创的图片纪实,见证了一段历史,故保留至今。
如有院校、相关研究机构、寺院等有合作意愿,在取得政府许可后,再恢复更新。
开启左侧
查看: 1631|回复: 0
 来去匆匆 发表于: 2010-3-10 15:55:19|显示全部楼层

[人物]赖永海教授:佛学是一座博大精深的人类思想宝库

  赖永海教授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南京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旭日佛学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初,他就学术道路、儒家哲学与佛教哲学关系、佛学研究方法、宗教超越性与俗世化关系等问题接受了《觉群》杂志记者的采访。内容如下:
  记者:赖教授,作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佛教研究专家,您是怎样走上佛教研究道路的?
  赖教授:首先感谢我的导师任继愈先生。1978年我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硕士研究生,虽然读的是中国哲学专业,但因当时的中国哲学专业设在宗教学系,导师任先生又是儒释道兼治的大家,课程设有佛教概论、佛教史、佛教经典选读等,这使我自觉不自觉地开始较系统地接触佛教。
  在研读佛教经典的过程中,佛教细密、精深的思辨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逐渐对佛学产生了兴趣。1982年,我国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我便毅然选择了“中国佛学”的研究方向。我先是在导师孙叔平先生的指导下,较系统地阅读了一批佛教典籍。孙先生是著名的中国哲学史家,他为我所开列的佛教书目,多是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切入,这对我后来的研究多侧重于佛教中的哲学思想颇有影响。1983年孙先生因心脏病猝发不幸逝世,我又回到任先生门下,继续修完博士生课程和撰写博士论文。而把《中国佛性论》作为我的博士论文的题目,更使我这一辈子的学术研究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上世纪80年代初,学术界涉足佛教研究的人不多,可供参考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资料极少。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啃一部又一部佛经,并用最原始的方法,诸如做笔记、做卡片、做索引等去搜集和积累有关资料。这样做的结果是我自己始料未及的,我犹如被推进一座宝库之中。几年的“闭关潜修”,使我发现佛学实在是一座博大精深的人类思想宝库──特别是对哲学的思辨和思辨的哲学有特殊兴趣的人而言,这里确实是一个理想的栖身之所──这也是我在博士毕业之后,对佛学研究一直痴心不改的原因之一。
  记者:您于佛学研究之外,还兼及中国哲学,特别是对儒家哲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赖教授:首先我想吹毛求疵地更正一下你的提法,即“于佛学研究之外,还兼及中国哲学”。所以特地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甚至在学术界,也常有人不自觉或下意识地把中国佛学排除在中国哲学之外。实际上,如果就思辨哲学而言,中国佛学应该是中国哲学的主干所在,它的思辨性、哲理性,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人们习惯于统称“儒释道三教”,而如果从纯哲学的角度说,儒道二家的哲学思想,不论是从思想的精深博大而言,还是就体系的严整、细密而言,都不及中国佛教哲学。因此,客观地说,中国佛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干所在。
  记者:就儒佛关系而言,您曾明确提出“佛教影响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最大者,是其本体论的思维模式,而佛教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者,是儒家的人性论和心性论”。您能否就此论断进行概要阐释?
  赖教授:儒佛关系,确实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时所不能不顾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儒佛相互影响而言,以往人们谈得很多,也出了不少研究成果,这对于人们全面认识儒佛关系乃至揭示儒家和佛教的思想特质无疑是有助益的。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始终有一个看法,如果仅从现象层面着手,人们确实可以找出许许多多二者相互影响的东西,但这对于揭示二者的思想特质帮助不大。因此,你提问中说及的我的那个说法,其实是我经过比较认真考虑之后,试图在诸多现象背后找出一些较具根本性、实质性东西的一种尝试。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看法的提出,是我佛性理论研究的一个副产品。在研究禅宗佛性理论时,其把佛性诉诸心性、人性的思想,使我很自然地联系到儒家思想,特别是儒家的心性、人性学说。而对“六祖革命”的思想内容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使我进一步确信,慧能所讲的心、心性,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儒学化了的佛教心性理论,它与传统佛教的“清净心”、“真心”主要从抽象本体上立言有着根本性的区别。而慧能南宗把佛性诉诸当下现实心性的结果,导致了慧能南宗在修行理论和解脱思想等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最终把印度的佛教变成了中国的佛教。
  至于“佛教影响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最大者,是其本体论的思维模式”的看法,则是在研究宋明理学时逐步形成的。人们通常把宋明理学(包括陆王心学)称为“新儒学”,其“新”究竟新在哪里呢?如果说现代“新儒学”之“新”,主要表现为吸收、融摄西方思潮,用西方思想来改铸传统儒学的话,那么,在张载、程朱、陆王等思想家的身上,人们可以看到,他们往往是在批判佛教违背儒家纲常伦理等思想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吸收了佛教的本体论思维模式,由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逐渐变为强调“天人本无二,更不必言合”、“天人一体”的思维模式。并在此思维模式基础上,把传统儒学强调“修心养性”变为注重“发明本心”,强调“本体功夫,一悟尽透”。至于佛教特别是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如诗、书、画等文化形式的影响,最后同样表现为“悟”的思维方法的影响。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佛学研究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现如今已经是“百花齐放”了。就佛教研究方法而言,有传统的“以佛学研究佛学”方法、哲学诠释方法、历史考据学方法、宗教社会学方法,等等。您认为众多的研究方法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如何在众多的方法上进行协调?不同研究方法之间的对话应该注意些什么?
  赖教授:佛教以及其它各种宗教,从某种意义上说,如同世界上的许多事物一样,都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因此,对它们的分析研究不能也不应该是单方面,而应该是多视角、多层面的。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0 12:53,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6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