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苹果,欢迎助农支农,收获阳光自然果的您!

卍巴蜀佛教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受政策等因素影响,本论坛于2013年停止更新,关闭了发贴更新功能。
因留存有原创的图片纪实,见证了一段历史,故保留至今。
如有院校、相关研究机构、寺院等有合作意愿,在取得政府许可后,再恢复更新。
开启左侧
查看: 4925|回复: 2
 正宣居士 发表于: 2010-4-27 15:49:08|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其它] 2009年版,成都大慈寺总平面规划设计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一、总则

  (一)规划设计目的:保护历史文化,完善宗教职能,创造旅游新景点。

  (二)规划设计依据:

  1,成都市规划委员会主任会议《会议纪要》第九期,2007年11月2日:

  2,成都市锦江区统一建设办公室与成都大慈寺签订的《土地有偿划拨协议书》和《补充协议》,2007年12月27日;

  3,锦江区控制性详规和锦江区统建办实测面积蓝图,工程编号2007-05770;

  4,成都市民宗局同意立项的批示;

  5,成都大慈寺扩建工程设计合同2008-01;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2005;

  8,《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1984年文化部、公安部颁布;

  9,《城乡规划法》和《文物法》等相关法规;

  10,成都市规划管理局颁发的《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8)》。

  (三)规划范围

  成都市政府划定的保护范围和大慈寺新划拨6.8市亩土地的总体规划。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大慈寺的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提升社会和旅游功能。严格控制核心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建筑体量和风貌特征。

  (四)规划期限:20年。


二、大慈寺的历史文化价值

  大慈寺历史悠久,据庙史称:始建于唐,为唐肃宗“敕建”,故“武宗灭佛”时,该寺得以幸免。唐宋两朝,是大慈寺的辉煌时期,寺庙占地千亩,有房舍八千余件间。历代高僧辈出:玄奘在此研修,无相于此驻锡,道隆名震东瀛,壁画扬名海内外。周边商贸繁荣,为府城最繁华的地区之一。明末毁于兵燹。清初开始重建。清同治年间,始成格局。民国时期,大慈寺渐次萧条,一度变成兵营。1950年以后,又有多次变迁,环境不断缩小。1981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大慈寺为“成都市文报单位”。1995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成府发[1995]77号文》公布其保护范围如下:“大慈寺,位于成都市东风路一段23号。始建于唐,现存古建筑为清中期所建,有天王殿、弥勒殿、观音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为成都市博物馆馆址。其保护范围是现大慈寺 围墙范围以内。建设控制地带四周以蜀都大道、和尚街、大慈寺街(即大慈寺南面山门前东西走向的道路)、北纱帽街为界。”2003年,经政府批准,大慈寺恢复宗教活动。200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大慈寺为“四川省文保单位”,保护范围未作新规定。

  大慈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市中心商贸繁荣地段,紧邻人气汇聚的春熙路,交通四通八达,有多路公交车在附近设有站台,即将建成的地铁2号线在附近也设有车站。是群众喜爱的城市山林。自恢复宗教活动以来,不仅国内香客如云,每年还接待不少来自韩国、泰国、日本等海外佛教界的僧人、学者来此交流。


三、大慈寺现状评估

  1,用地范围小,满足不了开展宗教活动的基本要求。截止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成都市文保单位”时,占地面积仅有13580.37平米(约20.4亩),寺院必须的钟鼓楼、方丈室、念佛堂、观堂和法物流通等用房,无法安排;

  2,围墙残缺,宗教辅助用房(僧人寮房、管理用房、宗教用品库房)破损严重,急需修缮。


四、总平面规划

  (一)扩大用地范围,完善宗教职能

  为了解决大慈寺用地困难,成都市政府同意以拆迁成本划拨6.8市亩土地,支持大慈寺扩建开展宗教活动必须的房屋。要求新建建筑,应与大慈寺原有建筑风格相协调,并符合区域控规的相关规定(二、三层建筑,川西民居风格)。

  (二)划分文物建筑核心保护区:

  贯彻文物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按成府发[1995]77号文:市政府公布的保护范围为核心保护区。该区域的建筑,按文物法的要求,实行就地保护和维修。建设控制地带四周以蜀都大到大道、和尚街、大慈寺街、北纱帽街为界。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必须按区域控规的要求,其建筑风貌,应与大慈寺原有建筑相协调;

  (三)新扩建建筑,必须符合现行规范:

  大慈寺总体规划划分两个区域,核心保护区是历史形成,按文物法的要求,只允许原物修复,不准任意拆迁。对新增用地上的新建建筑,必须按现行规范进行设计和建造。新旧建筑交界处,尽量留够防火间距,以保证游人和文物建筑的安全。

  (四)保护周边环境:

  大慈寺东面围墙与原和尚街之间,尚留有9-11米的空地。我们建议规划部门,对路网作适当调整,将和尚街的道路边沿,靠近大慈寺东围墙,既让大慈寺红墙得以展现,增加城市景观,又使和尚街以东的土地联成整体,有利开发。如调规困难,则建议将该契形地块划作公共绿地。寺庙山门前应设照壁,这是宗教礼仪的需要。大慈寺山门前20米用地范围,按照文物法应属大慈寺建设控制地带。目前,该地的主权不归大慈寺所有,但是,为了规划布局的合理,我们希望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允许大慈寺在山门前修建一座照壁:

  (五)保护古树名木:

  核心保护区内的古树名木,按绿线规划要求,必须妥善保护,不准砍伐。必须移位时,应报园林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五、新建单体建筑设计

  (一)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外檐木作。

  (二)平面组合:为了和核心区保护建筑平面构图的肌理相呼应,新建筑的平面,基本采用院落空间。

  (三)建筑风貌:按区域控规要求,采用二层为主,局部三层的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川西民居风格。


六、建筑消防规划

  (一)核心保护区的建筑,系清代遗留的古建筑密集区,当时没有防火规范,建筑以“廊腰曼回,檐牙高啄”为美,许多建筑,谈不上防火间距。根据此特殊情况,公安部和文化部于1984年2月28日,颁布了《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明确指出,对历史上已建成的古建筑区,不可能按现代防火规范的要求,只能加大保护措施,增加人工灭火器具的密度,并结合庭园绿化,布置“太平缸”,作为消防备用水源。

  (二)新扩6.8市亩土地范围内的新建建筑区,必须按防火规范的要求作设计。规划两个机动车出入口,保证消防车可以通行。新老建筑结合地段,要增加室外消火栓的密度,保证及时找到水源。

  (三) 新建建筑,主体结构均采用难燃材料,木材均作防火处理,保证使用安全。

  (四)本设计新建建筑都系二、三层的低层建筑,市政管网的 水压完全可以满足消防水压的要求,因此,不需另建消防水池。


七、环境保护与防灾

  (一)大慈寺周边的市政管网早已形成,并实行雨污分流。因此,大慈寺的所有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可以排入市政污水干管。

  (二)大慈寺园区内实施雨污分流,雨水尽可能的让大地吸收,滋润土地,浇灌林木花草。

  (三)加强对现有乔灌花草的养护,尽可能的扩大绿化面积,净化环境,提高空气质量。

  (四)寺院是人流较为集中的场所,要留有适当的避难场地,以保证灾害发生时僧人、游客和管理人员有足够的避难空间。

  (五)寺院高大树木多,屋脊高,容易引起雷击。因此,无论新老建筑,必须采取避雷措施,防止雷击引起火灾。
2009年版规划。请点击图片,可放大二倍2009年版规划。请点击图片,可放大二倍
保护区范围图。请点击图片,可放大二倍保护区范围图。请点击图片,可放大二倍
现状鸟瞰图。请点击图片,可放大二倍现状鸟瞰图。请点击图片,可放大二倍
保留建筑现状。请点击图片,可放大二倍保留建筑现状。请点击图片,可放大二倍
保留建筑测绘示意图。请点击图片,可放大二倍保留建筑测绘示意图。请点击图片,可放大二倍
新增土地范围及核心保护区规划。请点击图片,可放大二倍新增土地范围及核心保护区规划。请点击图片,可放大二倍
鸟瞰效果图。请点击图片,可放大二倍鸟瞰效果图。请点击图片,可放大二倍
『 卍巴蜀佛教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卍巴蜀佛教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正宣居士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正宣居士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正宣居士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卍巴蜀佛教 』的立场无关,正宣居士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正宣居士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卍巴蜀佛教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正宣居士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 『 卍巴蜀佛教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孟良 发表于: 2010-4-28 07:18:42|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900 像素,请勿小于 600 像素
赞同,支持,批准,同意

评分

参与人数 1智慧 +10收起理由
leikang + 10谢谢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司馬昭 发表于: 2010-4-28 21:23:40|显示全部楼层
和原來的規劃相比有較大的調整,原來的規劃要重建唐式建築,現在強調與現存的清式建築相協調,個人贊成現在的規劃

评分

参与人数 1智慧 +10收起理由
leikang + 10谢谢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12-22 12:21,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