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苹果,欢迎助农支农,收获阳光自然果的您!

卍巴蜀佛教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受政策等因素影响,本论坛于2013年停止更新,关闭了发贴更新功能。
因留存有原创的图片纪实,见证了一段历史,故保留至今。
如有院校、相关研究机构、寺院等有合作意愿,在取得政府许可后,再恢复更新。
开启左侧
查看: 659|回复: 0
 来去匆匆 发表于: 2010-3-25 11:57:00|显示全部楼层

[大陆]许嘉璐在北京龙泉寺作《动静皆修,释儒圆融》讲座

  2010年3月20日上午9点,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理事长许嘉璐先生在北京龙泉寺作了一场题目为《动静皆修,释儒圆融》传统文化讲座。该寺的法师和义工,北京几所高校的大学生等人士聆听了讲座。
  此次讲座主要分四个方面:为什么修学?怎样修学?修学的科学性;释儒圆融。
  为什么修学?许嘉璐先生首先阐述了信仰对人的重要性以及佛教信仰的崇高性、圆融性,并特别从三方面阐述了过去、现在世间对佛教的误解。一个是“佛教是出世的”;另一个是“一切皆空”,认为一切虚妄;第三个是普遍认为信佛全是“为己”。他表示佛教振兴,既需社会建设的不断完善,也需要佛教自身的健康发展。消除历史和现实的误解至关重要:以出家人和在家二众的信、解、行、证,证明今日之佛教已非清末民初或四十年代的佛教。
  许嘉璐先生还谈及了中国佛教振兴的世界意义。他认为佛家所说的,贪、嗔、痴、慢、疑已经成为世界性流行玻何以疗之?惟有拯救人心。世界不同文明对话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潮流。佛教应该成为对话的重要一方。
  怎样修学?许先生认为,修学有序,一定要按照“戒―定―慧”;“闻―思―修”;“信―解―行―证”次第修学。并特别强调戒、信的重要性。许先生引用学诚法师的话“上求佛道是静中修;下化众生是动中修”,认为要动静皆修。
  在谈到修学的科学性时,许嘉璐先生通过比较东西方文化对“天―人”,“人―人”,“生―死”等天人关系问题的观点,提出它们最大不同点在于二元对立与一元圆融的差异, 而“心”是这些问题的核心。
  最后许嘉璐先生从修学目标(价值观念);修学法门(方式方法);修学精神(锲而不舍);弘法境界(无法无我)四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明“释儒圆融”。他讲到,从目标来说,佛教是成佛,儒家是成圣;从法门来看,佛教是从闻思修,儒家是学思行;就精神而言,佛教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儒家有“仁者爱人”;佛家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儒家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从境界来看,佛教有“拈花而笑”、默然无言、公案机锋等超越语言文字的境界,儒家有“吾无隐乎尔”、“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颜渊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境界。
  此次讲座期间,许嘉璐先生还与听众还进行了互动交流。最后学诚法师做了精辟的总结,并强调探讨佛教和儒家的圆融,对自己,对寺院,乃至对佛教、对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许嘉璐先生做讲座许嘉璐先生做讲座
讲座现场讲座现场
学诚法师和许嘉璐先生学诚法师和许嘉璐先生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12-25 13:14, Processed in 0.0780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