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悲伤自我探索”讲座在佛光山台北道场举办
2011年3月20日,由南华大学、财团法人人间文教基金会主办,佛光山人间大学企划执行,佛光山人间大学台北分校协办的“佛法与悲伤辅导课程”在台北道场展开。第一天的课程礼请马偕医院协谈中心咨商心理师苏绚慧主讲“悲伤自我探索”。“你知道吗?人生就是一道道的谜题!我们人生内心最深沉的痛就是泪水,人生就是一连串无情的打击,唯有好好走过悲伤的人,才能引导人生走这一段特别旅程。”苏绚慧一开始即说。
“失落不是个问题,不是需要解决,而是我们的人生经验,所以需要去领会、经验与洞察。慢慢试着把失落视为一个经验,当你悲伤时,深察你的内心吧。你就会明白,其实令你哭泣的,也就是曾给你快乐的。”为了使学员更加明白何谓“失落”?苏绚慧带领所有的学员做一个小实验,就是在10张的空白纸上,分别写下你自认为人生中最重要也最想圆满的人、事、物,然后依序抽掉可以先割舍掉的,直到你手上剩下五张纸时,苏绚慧请所有的学员认真仔细的去思考每一个当下,当你手中最重要的10样人事物分别被一一割舍时,当下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感觉?是失落?是痛苦?是不舍?还是悲伤?
苏绚慧更进一步表示:悲伤其实来自于失落,是个体过去曾经拥有过,后来却分离或失去了的经验状况。一般造成失落的形式有两种:失去对自己有意义的人或失去身心健康或所属物。悲伤会让我们回到像一个孩子,我们必须记住,先有了爱才会有悲伤,而悲伤的本质就是爱!我们可以提供对人痛苦与悲伤的关怀,以感同身受的态度支持与安慰。
课堂最后,苏绚慧说明悲伤经验的助人层次有四种,分别是悲伤关怀、悲伤辅导、悲伤咨商与悲伤治疗。悲伤是正常情绪的过程,即是接受事实,将原欲撤回的过程,当丧亲者能撤回原欲,并建立新的依附关系时,即完成了悲伤的工作任务。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调适的过程中,若是遇到了阻碍,个体会进行“结果预期”评估,若预期是乐观的,个体会继续努力产生正向的情绪;反之,则放弃,并产生负向情绪,因此,个体需要进行自我调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