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古卓刀泉寺隆重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
2010年1月23日,古卓刀泉寺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省政协副主席李宗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黄梅四祖寺方丈净慧法师,省委统战部秘书长蔡藻鲜,市政协主席叶金生,市委常委统战部长贾耀斌,省民宗委副主任邓汉光,省佛协副会长、宝通寺方丈隆醒法师,省佛协副会长、归元寺方丈隆印法师等领导和高僧参加了此次典礼。典礼由宝通寺方丈隆醒主持。在古卓刀泉寺住持法云法师向来宾发表致辞之后,净慧大师回忆了六十多年前他在古卓刀泉寺的生活,今昔对比,感慨万千。他见证了古卓刀泉寺的发展,并认为僧众应认真修行,普度众生,这也是一种意义上的“忠君报国”。最后,洪山区区委书记、区人大主任吴勇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赞叹古卓刀泉寺新面貌的来之不易。
规划之后的古卓刀泉寺,有两个分区,即关公文化区和佛教活动区,大小将近二十几个殿厅。规模宏大,精致壮观,将会是一个很好的修行和旅游场所。
卓刀泉北临东湖风景区,东倚伏虎山。相传东汉末年,蜀将关羽驻兵于武昌伏虎山,因缺水,羽以刀卓地,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宋代因泉建寺庙,名御泉寺;,曾是香火鼎盛、游人如织的地方。寺庙大部分建筑毁于战火,现存建筑大致为1916年重修。山门上刻有卓刀泉三字,进山门,为一四合院落。院落中央,为泉井;左侧为桃园阁,供刘备、关羽、张飞三位塑像;左右两厢为禅堂。再进为正殿,供关羽塑像。庙前泉水淙淙,庙周古木森森,宁静幽闲,别具山野情趣。
(又名御泉寺、玉泉寺、泉寺、关庙),位于伏虎山麓。明景泰六年(1455年)《寰宇通志》记载:“在府城东十里,汉昭烈郊坛上。世传关羽曾卓刀于此,有庙在泉上。”清康熙时杜毓秀纂《武昌府志》载:“卓刀泉,县东十五里,为汉昭烈郊坛,寿亭候关羽行军卓刀坛下,有泉出焉。”又据清光绪九年(1883年)所存之“卓刀泉记”载:“城东十五里有卓刀泉者,吾楚胜迹也。昔汉寿亭侯关羽治兵江陵时,卓刀于此,故名。”据此人们传说:在东汉末年,关羽曾驻兵于此,因天旱无水,兵干马渴,关羽一急之下,卓刀于地,顿时水涌成泉,后来人们便把此泉取名为“卓刀泉”。为纪念关羽,宋时在此泉建寺,名曰“御泉寺”,曾是香火鼎盛、游人如织的地方。来源:湖北佛教在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