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法师《智慧人生三昧》丛书正式出版发行
2010年1月8日,由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建佛学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开元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福州开元寺方丈本性法师所著,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智慧人生三昧》丛书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分为《如何安心》、《如何自在》和《如何解脱》三册,共33万字。该书是本性法师多年禅学修行的体验记录、融哲思与感悟于一体,语言活泼生动,深入浅出,将深奥的禅理,贯穿于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活故事、生活细节、历史故事、历史情节之中,于不经意间,让您细品生活百味,体悟禅者的睿智。
祖籍福建霞浦,出家于常熟兴福寺,剃度恩师上悉下明上人。受戒于韶关南华寺,得戒恩师上本下焕长老。毕业于南京栖霞山佛学院、北京中国佛学院与科伦坡凯拉尼亚大学研究生院。嗣法于上圆下瑛大师入室弟子上明下暘长老,为汉传佛教临济正宗第42代、曹洞正宗第48代法脉传人之一。
现为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建佛学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开元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福州开元寺方丈、泰宁庆云寺住持。兼任福建省政协常务委员、福建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
志于讲经说法、著书立说、建寺安僧、慈善公益。愿生药师佛之东方琉璃净土,誓随弥勒佛之当来下生。
附:《智慧人生三昧》丛书自序
半座人生
有一次,佛陀在说法。演说中,他见大弟子迦叶于人群中听讲,便停了下来,与迦叶打招呼,叫迦叶到他身边,他还挪了座凳之一半请迦叶上座。迦叶坚辞,但佛陀还是请他坐,并请之为众说法,此即佛陀分座迦叶的故事。分座也叫半座,比喻前辈请晚辈弘法,也比喻恭请者礼贤下士,予受请者与自己同等的地位,该公案载在《杂阿含经》中。在《法华经》中,也有类似公案,讲的是多宝如来分半座予释迦佛的事。佛陀曾经受前贤半座,自己又分半座后辈,说明了佛陀重视弘法,希望重视弘法的传统代代相传。
看佛陀从教的一生就是弘法的一生,从初转法轮到嘱咐遗教,浩如烟海的三藏十二部经典,皆由此出。可以说,佛教有今天,除了修证的功德之外,重要的就是千百年来,有历代高僧大德踏着佛陀的神圣足迹,不断弘法的结果。
弘法的意义,在于使佛法之脉绵延不绝。在于使众生的慧命不断得到解救。法脉不绝,便是正法久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救人慧命。
弘法的对象,并不限于人。其实,在我们的弘法中,在场的就有许多其他的包括六道的众生。因为,一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皆会闻法啊。
有人会说,我刚入佛门,或以前从未接触过佛法,弘法内容我听不懂,怎么办?别担心,是否听懂看懂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是否听了看了诵了。一旦听了看了诵了,不管你懂不懂意思,皆已入了你的阿赖耶识,皆已种下了佛法的种子,这是个美好的转识成智的过程。你的善业由此积累,你的善果由此产生。见过转经桶吗?桶上有经文,一圈一圈转着,你只要瞄眼过去,也许,你未必明了其意,但已入了你脑你心你识,便要转识成智了。
我常在想,佛陀涅槃25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有佛法可以弘,可以听可以阅可以诵,多么难得!多么稀有啊!因为,佛陀证法不易,佛陀上首弟子们结集不易,祖师们取来的不易,历代流传下来的不易啊!可以说,中国佛法堪称中国化的优秀历史文脉与民族精魂。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生。
因此,作为佛陀的内围弟子──僧人们,一定要弘扬佛法啊。作为外围弟子──居士们,一定要听闻阅看念诵佛法啊。作为社会大众,一定要尊重、包容、理解佛法啊。
众生慧命,系汝一人。汝若不为,罪在汝身。
衲 本性,作为僧团之一员,承前贤加被,有幸常得半座,很是感恩,当不会忘记自己的身份及其义务与责任,但祈因缘常俱足,成就毕生弘法之愿,也乞望与四众同仁 共同精进,众志成城。
在中国,关于弘法,有许多有趣的传说,如: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云光说法,天花乱坠。而佛教,更有许多有趣的经典故事,内容包括:人生非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爱情婚姻家庭的、学业事业的、为人处事的、伦理道德的、文学艺术的、哲学宗教的……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有如一部万科全书,有兴趣的话,在听我说的阅我写的之外,大家还可以去查找看看,美妙着呢。 出处:本性法师博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