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业促进司长王振耀先生北京龙泉寺讲座
4月4日,正值北京龙泉寺举办观音菩萨圣诞日精进共修暨为西南旱区祈雨法会期间,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举办09年度的汇报会,特别邀请了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先生做了一场慈善讲座。此次仁爱汇报会的主题是“心文化、心桥梁、心篇章”。主要是汇报基金会3年的发展与工作,阶段性回顾;同时,也是向政府和社会汇报我们开展的项目和工作,展现仁爱基金会作为师父引领下的慈善团体,三年来想政府之所想、急政府之所急,展现“心”文化对于社会慈善和和谐的切实作用。
王振耀司长在基金会秘书长林起泰居士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龙泉寺的慈善、文化事业。王司长见到学诚法师后连连说:“实在没有想到!今天您让我改变了对佛教的一种观念看法,让我看到了佛教是如何现代化,佛教如何走进现代社会的。”王司长高度肯定了在学诚法师引领下的仁爱慈善基金会所开展的事业。他表示:“做慈善没有信仰,可能做不起来。”仁爱慈善基金会给他的最大印象,一个是信仰,一个是专业。他意外惊喜地看到自己一直推崇的平民慈善,竟然在北京龙泉寺看到了案例。
上午十点,在龙泉寺的见行堂里,王振耀司长做了一场《让慈善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建设力量》的精彩讲座。
王司长说,今天得到学诚大师的褒奖,是他此生一种特别大的荣耀。他主要从五个方面的内容,给大家介绍了慈善理念,分别是:中国慈善发展的新阶段;心智建设结构决定慈善事业的前途;四个需要具备的基本理念;八个需要具备的主体技术;以善促善与社会和谐;
首先,中国慈善发展的新阶段。王司长主要谈了新阶段的主要标志,分别有2008年的5·12大地震救灾成为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分水岭;1000亿元以上的捐赠款物和百万志愿者的救援行动;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一个日益成长的健康的民间社会;大额捐赠的出现;草根组织的发展,光标现象;其中,中国政府与民间社会的良性互动模式的形成:政府对于慈善力量的支持,慈善组织的日益发展及其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其次,心智建设结构决定慈善事业的前途。王司长提出:如何修心?“心”,即精神、理念的结构其实决定了人们的行动能力和行动方向;传统的心智建设方式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阻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有的教育把人变成了应对考试的机器、作业机器,甚至毒化学生的心灵;建设一种佬样的心智结构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建设这种心智结构对于慈善事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第三部分,主要讲了慈善力量需要具备的四个基本理念。第一不是以暴易暴,而是要以善易暴;第二不是独善其身,而是要尊重自我;第三不是宗法本位,而是要社会道德;第四不是受者感恩,而是要施者谢恩。善待外人,善待自己,善待社会,善待受助者。
接下来,王司长概括了八项主体技术:一是理解现实技术,了解社会,了解国际潮流;二是专业服务技术,真正具有专业性的技能;三是标准规范技术,建立标准和严密的规范;四是弘扬尊严技术,尊重普通人,了解其需求;五是信息加工技术,分类加工,及时分析;六是职业提升技术,提高员工队伍的建设;七是组织建设技术,科学的组织设计和管理;八是行业建设技术,不是管理,而是开发,形成风尚。
最后,王司长谈到以善促善与社会和谐。他认为和谐不是一团和气,和谐需要一种远见;和谐需要较高的修养;和谐需要较健康的社会结构;和谐需要较为完善的社会体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以善促善,善于建设我们的心智。
王司长富有激情的演讲,深深打动了现场大众,讲座中不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最后半个小时的提问,大家积极主动的提出了很关键深刻的问题。王司长一一做了精彩的回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