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全国人大副委员许嘉璐先生北京龙泉寺讲座
2010年3月20日上午九点,原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先生在北京龙泉寺作了一场题目为《动静皆修,释儒圆融》传统文化讲座。听众席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师大,中医药大学,人民大学等大学生以及一些城里居士,寺院法师和义工等,听众踊跃,会场爆满,因缘殊胜,大家怀着对许嘉璐先生的景仰,慕名而来。许先生上一次来访是在去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并虔诚地参与了盂兰盆法会活动。盂兰盆法会是传递佛教孝文化精神,许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与弘扬,不遗余力。
今天讲座的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讲述:为什么修学?怎样修学?修学的科学性;释儒圆融。
第一部分,为什么修学? 是从整个社会背景状况下说明。许先生提出,人人都需要信仰,人人都有信仰。人之区别于动物者,在于有思想,有语言。有思想,就有追求,就会想到、涉足到超出自己生活圈子之外的领域。有语言,就有了接收和发出信息最便捷的工具,更加扩大了人的生活范围和生活内容。中国佛教发展了佛陀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证明:国运兴则佛教兴。要获得正信,就需要不断修学。修学无止境,成佛是个需要永远追求的目标;世上待“度”的人太多,难度极大──佛教及其信仰者“任重道远”。
第二部分,怎样修学?许先生认为,修学有序,一定要按照“戒—定—慧”;“闻—思—修”;“信—解—行—证”次第修学。特别强调戒的重要性。《楞严经》:“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声闻”的重要性。《华严经》:“若因精进,其闻思修,则名为智。”信的重要性。由何而信?由闻,由思,由定,由行。因人而异,关键是发心,见性。许先生多年的的体会是:“花有多叶,教有七宗;兼收并蓄,有本圆融。万法无法,方便多门;殊胜非一,菩提为真。”
第三部分,修学的科学性;主要是针对世界“轴心时代”──公元前200—800年间,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由此而生。东方四位哲人释迦牟尼,孔子,阿拉伯罕,柏拉图不约而同,长期思索着“天—人”,“人—人”,“生—死”等天人关系问题。今天人们体悟先哲所说之蕴涵,思考是不是又到了一个新的“轴心时代”?世界朝哪里去?人的心灵应该是什么样子?许先生认为,无论是“天—人”,“人—人”,“生—死”等问题皆源于“心”。
第四部分,释儒圆融。许先生从修学目标(价值观念);修学法门(方式方法);修学精神(锲而不舍);弘法境界(无法无我)四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明释儒圆融。从目标来说,佛教是成佛,儒家是成圣;从法门来看,佛教是从闻思修,儒家是学思行;就精神而言,佛教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儒家有“仁者爱人”;佛家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儒家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从境界来看,佛教有“拈花而笑”、默然无言、公案机锋等超越语言文字的境界,儒家有“吾无隐乎尔”、“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最近,我在思考迷信的问题,学佛、成佛的问题。迷信,一定程度上迷惑,迷惑在寺院里烧香,跪拜,祈求保佑平安;信佛,根据宗教的仪轨念诵,持咒,用功;迷佛、信佛的共同特点是求佛,求佛给我什么,求佛让我怎样。到底佛是什么?学佛也是一种境界,这个境界怎么样成为今生今世眼前的一个目标?学佛的关键是正念正知,人的知见是很关键的,犹如人的眼睛,知见就是对佛法的正确理解,如果理解有问题的话,正见就有问题,然后根据闻思修,戒定慧学佛法。我们佛堂叫“见行堂”,见行合一,才能成佛,成佛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佛的过程。法也是人的觉悟的圆满,也是儒家心法的体悟,大彻大悟,超越自我。所以,我们在这里探讨佛教和儒家的圆融,对自己,对寺院,乃至对佛教、对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页:
[1]